您好,欢迎来到南京博纳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您的位置:首页>最新资讯>直流漏电流传感器(Direct-current leakage current sensor)JB/T 11205—2011标准

直流漏电流传感器(Direct-current leakage current sensor)JB/T 11205—2011标准

2022-01-11

ICS17.220.20.N20

备案号:33678—20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11205—2011



直流漏电流传感器

Direct-current leakage current sensor

  

 2011-08-15 发布2011-11-0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目次

前言Ⅲ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3.1 通用术语1

3.2 参比条件术语2

3.3 误差和误差改变量术语2

4 产品分类2

4.1 测量范围2

4.2 辅助电源电压2

4.3 输出信号3

4.4 输出电压(电流)极限值3

4.5 工作环境条件3

4.6 贮存温度3

4.7 基本误差极限3

5 要求4

5.1 外观4

5.2 与准确度等级指数有关的技术指标4

5.3 影响量的影响4

5.4 其他技术指标4

6 试验方法5

6.1 试验条件及规定5

6.2 外观6

6.3 与准确度等级指数有关的试验6

6.4 影响量的试验7

6.5 其他特性试验10

7 检验规则11

7.1 检验分类11

7.2 出厂检验11

7.3 型式检验11

8 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12

8.1标志12

8.2包装12

8.3运输13

8.4贮存13

表 1输出信号与辅助电源、输出负载之间的关系3

表 2以基准值的百分数表示基本误差极限和等级指数之间关系3

表 3使用范围极限和允许改变量4

表 4过载能力4

表 5环境条件5

表 6出厂检验项目表11

表 7型式检验顺序、检验项目及不合格类型12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机械工业仪器仪表元器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CMIF/TC17)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沈阳仪表科学研究院、深圳市迦威电气有限公司、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六研究院

601所、国家仪器仪表元器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传感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洪儒、蒋文、陈家麟、杨猛、王晓雯、苑庆迪、徐秋玲。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直流漏电流传感器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穿孔式直流漏电流传感器(以下简称漏电流传感器)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将直流正负馈线间的漏电流变换为直流电压(电流),在测量范围内输出是对应输入的函数的电流传感器。

本标准适用于测量1 000 mA及以下的直流小电流的漏电流传感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829—2002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

GB/T 7665—2005传感器通用术语

GB/T 13384—2008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JB/T 9329—1999仪器仪表运输、运输贮存基本条件及试验方法


3 术语和定义


GB/T 7665—2005中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通用术语

3.1.1 

穿孔式直流漏电流传感器through-hole DC leakage current sensor

将直流正负馈线间的漏电流转换为可供测量用信号,其结构型式为穿孔式的传感器。

3.1.2 

辅助电源auxiliary supply

供漏电流传感器正常工作所必需的除被测量以外的直流电源。

3.1.3 

偏置零位(带电零位)直流漏电流传感器DC leakage current sensor with offset zero(live zero)无输入信号时,预先给定非零输出信号的漏电流传感器。

3.1.4 

失调电压(电流)offset voltage(current)

非偏置零位漏电流传感器在无输入信号时的输出电压(电流)。

偏置零位漏电流传感器在无输入信号时的输出电压(电流)与偏置零位的差。

3.1.5 

输出负载output load

跨接于漏电流传感器输出端的仪器和线路的总电阻。

3.1.6 

输出纹波含量ripple content of the output

在稳定输入条件下以满量程输出百分数表示的输出波动分量的峰-峰值。


3.1.7 

输入电流的最大允许值maximum permissible values of current

制造厂给定的输入电流,即漏电流传感器能长期承受而不损坏的输入电流值。

3.1.8 

输出电压(电流)的极限值limiting value of the output voltage(current)设计规定不能超过的输出电压(电流)上限。

3.2 参比条件术语

3.2.1 

参比条件reference conditions

规定的一组工作条件,在此条件下漏电流传感器符合基本误差的要求。此条件由参比值或参比范围来确定。

3.2.2 

参比值reference value

规定的某影响量单一值,在此值下,漏电流传感器符合有关基本误差要求。

3.2.3 

参比范围reference range

规定的某影响量取值的范围,在此范围内,漏电流传感器符合有关基本误差要求。

3.3 误差和误差改变量术语

3.3.1 

基准值fiducial value

为了规定漏电流传感器的准确度而作为标准的值。即输入为测量上、下限时的所对应的输出理论值之差。

3.3.2 

基本误差intrinsic error

漏电流传感器在参比条件下测定的对理论值的最大偏差,以基准值的百分数表示。

3.3.3 

影响量引起的误差改变量variation due to an influence quantity

当某一影响量相继取两个不同的规定值时,漏电流传感器对同一被测量值产生的两个输出值之间的差。

3.3.4 

以基准值百分数表示的影响量引起的误差改变量variation due to an influence quantity expressed as a percentage of the fiducial value

影响量引起的误差改变量,以基准值的百分数表示。


4 产品分类


4.1 测量范围

漏电流传感器的测量范围除另有规定外,从下列数值中选取:

0~±10)mA,(0~±20)mA,(0~±50)mA,(0~±100)mA,(0~±200)mA,(0~±500)mA,

0~±1 000)mA。

4.2 辅助电源电压

直流辅助电源电压的额定值从下列数值中选取:双电源:±12 V,±15 V;

单电源:5 V,12 V,15 V,24 V。


4.3 输出信号

漏电流传感器的直流输出信号同辅助电源、输出负载有关。除另有规定外,输出方式、输出范围及输出负载可按表1选取。

表 1输出信号与辅助电源、输出负载之间的关系


输出方式

输出范围

辅助电源额定值

输出负载


电压输出

Uo)

0~±5)V

±12 V,±15 V

10 kΩ

0~±10)V

±15 V

10 kΩ

2.52)V

5 V

10 kΩ





电流输出

Io)

0~±1)mA

±12 V,±15 V

5 kΩ

0~±5)mA

±12 V,±15 V

1 kΩ

0~±10)mA

±12 V,±15 V

500Ω

0~±20)mA

±12 V,±15 V

250Ω

128)mA

±15 V,15 V,24 V

500Ω

128)mA

±12 V,12 V

250Ω

128)mA

5 V

150Ω

a2.5 V、12 mA为偏置零位(带电零位)。


4.4 输出电压(电流)极限值

除另有规定外,漏电流传感器的输出电压(电流)极限值为输出理论值的2倍。

4.5 工作环境条件

漏电流传感器的工作环境条件为:

a) 工作温度:除另有规定外,漏电流传感器的工作温度在0℃~70℃、-25℃~85℃、-40℃~125℃中选择;

b) 相对湿度:小于                                            85%;c)工作环境:除地磁外,应无对传感器的产生影响的其他外界磁场,应无腐蚀性气体。

4.6 贮存温度

应超过漏电流传感器的工作温度范围。除另有规定外,漏电流传感器的贮存温度在-40℃~85℃、

-40℃~100℃、-55℃~150℃中选择。

4.7 基本误差极限

漏电流传感器的等级指数在表2给定值中选择。


表 2以基准值的百分数表示基本误差极限和等级指数之间关系


基本误差极限

% FS


等  级  指  数

±0.5

0.5

±1.0

1.0

±1.5

1.5

±2.0

2.0

±2.5

2.5

±3.0

3.0



5 要求


5.1 外观

漏电流传感器的外观应符合下列要求:                      a)壳体表面光洁完好,无划痕及其他损伤;                 b)产品铭牌或标牌应完整、正确、清晰,并牢固地固定在外壳上;c)接线端子及调节钮齐全,标注清晰、正确。

5.2 与准确度等级指数有关的技术指标

5.2.1 失调电压(电流)误差

漏电流传感器的失调电压(电流)误差应不超过基本误差极限的80%。

5.2.2 基本误差

漏电流传感器在规定的测量范围内的基本误差应不超过表2给定的基本误差极限。

5.2.3 线性度误差

漏电流传感器在规定的测量范围内的线性度误差应不超过表2给定的基本误差极限。

5.2.4 重复性误差

漏电流传感器在规定的测量范围内的重复性误差应不大于表2给定的基本误差极限的绝对值。

5.3 影响量的影响

5.3.1 允许改变量的极限

漏电流传感器以准确度等级指数表示的改变量应不超过表3中列出的允许改变量。


表 3使用范围极限和允许改变量


影响量

影响量改变范围

以准确度等级指数表示的允许改变量

温度漂移

工作温度范围

绝对值≤0.08%/℃

辅助电源电压

额定值±15%(5 V为±5%)

100%


输出负载

10 kΩ~开路(电压输出型)

50%

0Ω~额定值(电流输出型)

50%

地磁场

任意改变放置方向

80%

外磁场

0~0.4 kA/m

200%


5.3.2 过载能力

漏电流传感器经表4的过载试验后,其与准确度等级指数有关的技术指标应符合5.2的要求。


表 4过载能力


过载类型

施加电流

施加时间

施加次数

间隔时间

短期过载

输入量程最大值的10倍

3 s

5次

5 min

长期过载

输入量程最大值的3倍

2 h

1次


5.3.3 碰撞

漏电流传感器经碰撞试验后,其与准确度等级指数有关的技术指标应符合5.2的要求。

5.3.4 跌落

漏电流传感器经跌落试验后,其与准确度等级指数有关的技术指标应符合5.2的要求。

5.4 其他技术指标

5.4.1 死区

漏电流传感器的死区应优于量程的0.1%。


5.4.2 输出纹波含量(峰-峰值)

除另有规定外,漏电流传感器的输出纹波含量应不超过输出量程的2%。

5.4.3 响应时间

漏电流传感器的响应时间应不超过120 ms。

5.4.4 辅助电源的工作电流

电压输出型:工作电流应不超过15 mA;

电流输出型:工作电流应不超过15 mA+Io。

注:Io 为漏电流传感器的输出电流,单位为毫安(mA)。

5.4.5 贮存温度

漏电流传感器在经过贮存温度上、下限各16 h后,其基本误差指标,应满足5.2.2的要求。

5.4.6 绝缘电阻

在参比条件下,漏电流传感器的接线端子(并联)和输入导体之间的绝缘电阻应大于500 MΩ。

5.4.7 绝缘强度

在参比条件下,漏电流传感器的接线端子(并联)和输入导体之间应能耐受2 500 V、50 Hz的正

弦交流电压,历时1 min,无击穿和飞弧现象。


6 试验方法


6.1 试验条件及规定

6.1.1 环境条件

试验应在表5规定的试验环境下进行。


表 5环境条件


环境条件

参比条件

一般条件

环境温度  ℃

20±2

15~35

相对湿度  %

65±5

30~85

大气压强kPa

86~106

86~106

注:试验期间环境温度的允许最大变化速率不得超过1℃/h。


6.1.2 外磁场

除地磁场外,其他外界磁场应小到对漏电流传感器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6.1.3 外界机械振动

外界机械振动应小到对漏电流传感器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6.1.4 试验的一般规定

6.1.4.1 与准确度等级指数有关的试验,应在参比条件下进行。其他试验可在一般条件下进行。试验前,被测漏电流传感器在参比条件下不通电至少放置2 h,以消除温度梯度。

6.1.4.2 各影响量试验时,应分别在每一影响量下进行,其他影响量应保持不变。

6.1.4.3 测试系统的准确度应优于被试漏电流传感器准确度等级的1/5。做影响量试验时,测试系统应避免施加各种影响量。

6.1.4.4 试验前应对漏电流传感器进行通电预热,时间30 min。预热后,漏电流传感器的失调电压(电流)合格,但不为零时,可按制造厂的说明进行调整(如有满度电位器也可以调整)。进入试验后,不能再作调整。

6.1.4.5 辅助电源允许的偏差为额定值的±2%。

6.1.4.6 与准确度等级指数有关的试验中,漏电流传感器放置后不可移动位置和方向。


6.2 外观

用目视法或5倍放大镜检验。结果应符合5.1的要求。

6.3 与准确度等级指数有关的试验

6.3.1 试验程序

记录被测值之前,漏电流传感器应在正、负量程上作三个全量程范围内的运行。然后,在正、负量程范围内各选取量程的0%、20%、40%、60%、80%、100%六个试验点,共计11个试验点。

试验从输入信号为零开始,然后将输入信号缓慢增加(无过冲)到20%正量程的试验点,适当稳定一段时间后,记录输入和输出信号的相应值。在每个试验点上重复以上过程,直到达到正量程的100%。在此点测量后,缓慢地将输入信号降低到80%正量程的试验点,再依次降到其他试验点上,直至量程的0%。

然后,在负量程上重复以上过程。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测量循环。分别作三次测量循环。

6.3.2 失调电压(电流)误差


漏电流传感器的失调电压(电流)误差dZ 按公式(1)计算,结果应符合5.2.1的要求。

d   = yo  - Yo ´100%1)

YFS

式中:

dZ——漏电流传感器的失调电压(电流)误差;

yo                         ——无输入信号时漏电流传感器的实际输出信号的平均值;Yo——无输入信号时漏电流传感器的输出信号理论值,无偏置零位时Yo 为零;YFS——基准值。

YFS 由公式(2)确定:



式中:

YFS=Ymax-Ymin2)


Ymax——漏电流传感器测量上限(正量程100%)时的输出理论值;

Ymin——漏电流传感器测量下限(负量程100%)时的输出理论值。

6.3.3 基本误差

漏电流传感器的基本误差d为在各试验点上误差di 的最大值。结果应符合5.2.2的要求。di 按公式(3)计算。

d  = yi  - Yni ´100%3)

YFS

式中:

di——漏电流传感器在任一循环中第           i                      个试验点上的误差;yi——漏电流传感器在任一循环中增加或减少输入时,第i个试验点上的实际输出信号值;Yni——对应第i点的输出信号理论值。

Yni 由公式(4)确定:




式中:

i——试验点序数(1,2,…,11)。

6.3.4 线性度误差

Yn i

= YFS (i- 6) + Y

10o

……………………………………(4


本标准采用端基直线作为参比工作直线。

漏电流传感器的端基线性度误差dL 按公式(5)计算,结果应符合5.2.3的要求。



d   = ΔLmax ´100%5)

YFS

式中:

dL——漏电流传感器的端基线性度误差;

ΔLmax——同一试验点上正程、回程多次测量的输出信号的算术平均值与参比工作直线上相应点的最大差值。

6.3.5 重复性误差

漏电流传感器的重复性误差dR 按公式(6)计算,结果应符合5.2.4的要求。

d   = Rmax | ´100%6)

YFS

式中:

dR——漏电流传感器的重复性误差;

ΔRmax——同一行程、同一试验点上多次测量的输出信号值之间的最大差值。

6.4 影响量的试验

6.4.1 温度漂移引起的改变量

6.4.1.1 准则

在工作温度范围内取工作温度上限和工作温度下限作为高温试验点和低温试验点。在读取试验测量值之前,应将被试漏电流传感器在每个试验温度上放置2 h以上,以达到热稳定。

6.4.1.2 试验程序

温度漂移的试验程序如下:

a) 将漏电流传感器接上辅助电源,在参比温度下,测量其正、负量程信号为0%和100%时对应的输出值UX0和UX+100、UX-100。

b) 放进温度试验箱,以不超过1℃/min的速度升温至高温试验点,保温时间不少于2 h,使其达到温度稳定。记录在此温度下,漏电流传感器正、负量程信号为0%和100%时对应的输出值UXCH0和UXCH+100、UXCH-100。

c) 将漏电流传感器以不超过1℃/min 的速度下降,直至达到低温试验点,保温时间不少于2 h,使其达到温度稳定。记录在此温度下,正、负量程信号为0%和100%时对应的输出值UXCL0 和UXCL+100、UXCL-100。

6.4.1.3 计算

在工作温度范围内,温度每变化1℃,漏电流传感器的失调电压温度漂移dt0 按公式(7)、公式(8)计算:


d= UXCH0  - UX0 ´ 100%7)

t0H(t   - t )Y

20FS


d= UXCL0  - UX0 ´ 100%8)



式中:

dt0H——高温区失调电压温度漂移;

dt0L——低温区失调电压温度漂移;

t0L(t- t )Y


UX0——参比温度下无输入信号时输出平均值;UXCH0——工作温度上限时无输入信号时输出平均值;UXCL0——工作温度下限时无输入信号时输出平均值;

t0—— 参 比 温 度 ;t1——工作温度下限值;



t2——工作温度上限值。

在工作温度范围内,温度每变化1℃,漏电流传感器高、低温区的正量程输出温度漂移dtH+、dtL+

按公式(9)、公式(10)计算:


d= UXCH+100  - UX+100 ´ 100%9)


tH+

(t- t)Y


20FS


d= UXCL+100  - UX+100 ´ 100%10)


tL+

(t- t)Y


0FS

在工作温度范围内,温度每变化1℃,漏电流传感器高、低温区的负量程输出温度漂移dtH-、dtL-按公式(11)、公式(12)计算:


d= UXCH-100  - UX-100 ´ 100%11)


tH-

(t- t)Y


0FS


d= UXCL-100  - UX-100 ´ 100%12)


tL-

(t- t)Y


 

试验结果的最大值应满足5.3.1的要求。

6.4.2 辅助电源电压变化引起的改变量

6.4.2.1 试验程序

辅助电源电压变化试验程序如下:

10FS


a) 将漏电流传感器接上辅助电源额定值,在参比条件下,测量其正、负量程信号为0%和100%时对应的输出值UX0 和UX+100、UX-100。

b) 将辅助电源的正电压调到额定值的115%,辅助电源的负电压调到额定值的115%(双电源时),测量正、负量程信号为0%和100%对应的输出值UXA0 和UXA+100、UXA-100。

c) 辅助电源的正电压调到额定值的85%,辅助电源的负电压调到额定值的85%(双电源时),测量正、负量程信号为0%和100%对应的输出值UXB0 和UXB+100、UXB-100。

6.4.2.2 计算

辅助电源电压变化引起的失调电压改变量dUA0、dUB0 可按公式(13)、公式(14)计算:


d UA0

 

d UB0

=  UXA0  - UX0 ´ 100%13)

YFS

=  UXB0  - UX0 ´ 100%14)

Y


FS

式中:

UX0——辅助电源为额定值时,漏电流传感器无输入信号时的输出平均值;UXA0——辅助电源为额定值的115%时,漏电流传感器无输入信号时的输出平均值;UXB0——辅助电源为额定值的85%时,漏电流传感器无输入信号时的输出平均值。

辅助电源电压变化引起的正量程输出改变量dUA+100、dUB+100 可按公式(15)、公式(16)计算:


d UA+100

=  UXA+100  - UX+100 ´ 100%15)

YFS


d UB+100

=  UXB+100  - UX+100 ´ 100%16)

Y


FS

辅助电源电压变化引起的负量程输出改变量dUA-100、dUB-100 可按公式(17)、公式(18)计算:


d UA-100

=  UXA-100  - UX-100 ´ 100%17)

Y


 

d UB-100

FS

=  UXB-100  - UX-100 ´ 100%18)

YFS



试验结果的最大值应符合5.3.1的要求。

6.4.3 输出负载变化引起的改变量

6.4.3.1 准则

电压输出的漏电流传感器,输出负载取额定值与无穷大(开路电压)比较;电流输出的漏电流传感器,输出负载取额定值与短路比较。

6.4.3.2 试验程序

在参比条件下,测量漏电流传感器在正、负量程信号为0%和100%对应的输出值UX0 和UX+100、UX-100。改变输出负载后,测量漏电流传感器在正、负量程信号为0%和100%对应的输出值URX0 和URX+100、URX-100。

6.4.3.3 计算

输出负载引起的漏电流传感器在失调电压及正、负量程输出时的改变量dR0 及dR+100、dR-100 可按公式(19)~公式(21)计算:




式中:

d R0=

´ 100%…………………………………(19)


UX0——输出负载取额定值时,漏电流传感器无输入信号时的输出平均值;URX0——输出负载改变后,漏电流传感器无输入信号时的输出平均值。


d R +100

 

d R -100

=  URX+100  - UX+100 ´ 100%20)

YFS

=  URX-100  - UX-100 ´ 100%21)

Y


FS

试验结果应符合5.3.1的要求。

6.4.4 地磁场引起的改变量

漏电流传感器在参比条件下,水平放置,测量在正、负量程信号为0%和100%对应的输出值UX0

UX+100、UX-100。水平改变其放置方向,测量其输出值的改变量。试验结果应符合5.3.1的要求。

6.4.5 外磁场引起的改变量

将漏电流传感器接上辅助电源,在参比条件下,测量其正、负量程信号为0%和100%对应的输出值UX0和UX+100、UX-100。

然后,将漏电流传感器位于线圈中间,线圈的平均直径为1m,径向厚度小于直径。通过的直流电流应能在线圈中心产生0.4 kA/m的磁场强度。

测量漏电流传感器在正、负量程为0%和100%对应的输出值UM0 和UMX+100、UMX-100。

外部磁场引起的漏电流传感器在失调电压及正、负量程输出的改变量dM0 及dM+100、dM-100 可按公式

22)~公式(24)计算:




式中:

d M0 =

´ 100%……………………………………(22)


UM0——有外部磁场时,漏电流传感器无输入信号时的输出平均值;UX0——无外部磁场时,漏电流传感器无输入信号时的输出平均值。


d M+100

 

d M -100

=  UMX+100  - UX+100 ´ 100%23)

YFS

=  UMX-100  - UX-100 ´ 100%24)

YFS


 


试验结果应符合5.3.1的要求。

      1. 短期过载引起的改变量

对漏电流传感器施加输入量程最大值10倍的电流,时间3s,重复5次,间隔5 min。试验结束后,

测量与准确度等级指数有关的技术指标。结果应符合5.3.2的要求。

      1. 长期过载引起的改变量

对漏电流传感器施加输入量程最大值3倍的电流,时间2 h。试验结束后,测量与准确度等级指数

有关的技术指标。结果应符合5.3.2的要求。

      1. 碰撞

JB/T 9329—1999中4.4规定进行碰撞试验。试验结束后,测量与准确度等级指数有关的技术指

标。结果应符合5.3.3的要求。

      1. 跌落

JB/T 9329—1999中4.5.1规定进行自由跌落试验,跌落高度为250 mm。试验结束后,测量与准

确度等级指数有关的技术指标。结果应符合5.3.4的要求。

    1. 其他特性试验

      1. 死区

应在正、负量程的10%、50%和90%六个试验点上按下列程序各测量三次:a)缓慢增大(或减小)被试传感器的输入变量,直至观察到可察觉的输出变化;b)记录输入值;                                                     c)缓慢减小(或增大)输入,直至观察到可察觉的输出变化;             d)记录输入值。

在每一个方向的全范围移动中至少各试验点应观察和记录三次。使输入信号发生变化的增量[上述

b)与d)之差]与量程范围之百分比就是该点的死区。结果应符合5.4.1的要求。

      1. 输出纹波含量

在最小和最大负载条件下,输出量程的80%和100%时分别测量并记录输出的任何纹波含量的最大峰-峰值,以输出量程的百分数表示。结果应满足5.4.2的要求。

      1. 响应时间

在被试漏电流传感器的输入端施加阶跃变化。与被试漏电流传感器的响应时间相比,阶跃输入的上升时间应该短。用示波器记录输出值,测量输出信号值从最终稳态值的0%到90%所需要的时间,即为漏电流传感器的响应时间。

结果应符合5.4.3的要求。

      1. 辅助电源的工作电流

施加辅助电源电压标称值,对于电流输出的漏电流传感器,负载电阻取其最大值;对于电压输出的漏电流传感器,负载电阻取其最小值。用伏安法测量其工作电流。

结果应符合5.4.4的要求。

      1. 贮存温度

贮存温度试验程序如下:

  1. 按贮存温度条件将被测漏电流传感器在不通电的情况下,置于贮存温度上限的温箱内,持续16 h,然后在参比温度下不通电恢复4 h 以上,检测漏电流传感器的基本误差。结果应符合5.4.5的要求。

  2. 按贮存温度条件将被测漏电流传感器作好防结露保护,在不通电情况下置于贮存温度下限的温箱内,持续16 h,然后在参比温度下不通电恢复4 h以上,检测漏电流传感器的基本误差。结

果应符合5.4.5的要求。


      1. 绝缘电阻

在不施加辅助电源的条件下,将漏电流传感器的接线端子全部并联,在其与输入导体之间施加500 V

直流试验电压,测量其绝缘电阻。结果应符合5.4.6的要求。

      1. 绝缘强度

在不施加辅助电源的条件下,将漏电流传感器的接线端子全部并联,在其与输入导体之间施加50 Hz

正弦交流电。逐步升高试验电压至2 500 V并保持1 min。漏电流传感器应不出现击穿或飞弧。

结果应符合5.4.7的要求。


  1. 检验规则


    1. 检验分类

漏电流传感器的检验分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1. 出厂检验

每个产品出厂前必须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并附有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顺序、检验项目、检验要求及检验方法见表6。

表 6出厂检验项目表


序号

检验项目

检验要求章条号

检验方法章条号

1

外观

5.1

6.2

2

基本误差

5.2.2

6.3.3

3

辅助电源电压影响量

5.3.1

6.4.2

4

输出负载影响量

5.3.1

6.4.3

5

输出纹波含量

5.4.2

6.5.2

6

绝缘电阻

5.4.6

6.5.6

7

绝缘强度

5.4.7

6.5.7


    1. 型式检验

      1. 检验原则

在下列情况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a)新产品的试制完成后及批量生产前;                   b)产品转厂生产,异地首次生产的产品;                 c)产品在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d)产品成批连续生产时间大于         3                   年时;e)停产半年以上,恢复生产时;                         f)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           g)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的要求时。

      1. 检验项目

型式检验顺序、检验项目及不合格类型见表7。

      1. 抽样及判断

型式检验的样品应从出厂检验合格的产品中随机抽取。

型式检验的抽样方案按GB/T 2829—2002的规定进行,采用判别水平Ⅰ的一次抽样方案,以不合格品数为判断依据。样本量n=8,Ac=1,Re=2。

对于B类不合格,采用不合格质量水平RQL=10,Ac=0,Re=1。

对于C类不合格,采用不合格质量水平RQL=30,Ac=2,Re=3。

每只样品有一个B类不合格,则判定该只样品不合格;每只样品无B类不合格,两个及两个以下C类不合格,则判定该只样品合格。8只样品中有一只不合格,则判定该批产品合格;有两只或两只以上不合格,则判定该批产品不合格。

表 7型式检验顺序、检验项目及不合格类型



序号


检 验 项 目


检验要求章条号


检验方法章条号

检验项目

不合格类型

1

外观

5.1

6.2

C

2

失调电压(电流)误差

5.2.1

6.3.2

C

3

基本误差

5.2.2

6.3.3

B

4

线性度误差

5.2.3

6.3.4

B

5

重复性误差

5.2.4

6.3.5

B

6

辅助电源电压影响量

5.3.1

6.4.2

B

7

输出负载影响量

5.3.1

6.4.3

B

8

输出纹波含量

5.4.2

6.5.2

C

9

绝缘电阻

5.4.6

6.5.6

B

10

绝缘强度

5.4.7

6.5.7

B

11

温度漂移影响量

5.3.1

6.4.1

B

12

地磁场影响量

5.3.1

6.4.4

B

13

外磁场影响量

5.3.1

6.4.5

B

14

短期过载影响量

5.3.2

6.4.6

B

15

长期过载影响量

5.3.2

6.4.7

B

16

死区

5.4.1

6.5.1

C

17

响应时间

5.4.3

6.5.3

B

18

辅助电源的工作电流

5.4.4

6.5.4

B

19

贮存温度

5.4.5

6.5.5

B

20

碰撞

5.3.3

6.4.8

B

21

跌落

5.3.4

6.4.9

B


  1. 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1. 标志

漏电流传感器的外壳上应标明:a)制造厂的名称或商标;  b)产品名称、型号;

  1. 输入/输出标称值;    d)电流方向;          e)辅助电源标称值;     f)接线端子功能符号或标识;g)产品编号或批号。

    1. 包装

漏电流传感器的包装应符合GB/T 13384—2008的规定。内附有下列随机文件和配件:


  1. 装箱单(含配件清单); b)产品合格证;      

    c)产品使用说明。

    1. 运输

漏电流传感器运输应符合JB/T 9329—1999的规定。

包装成箱的漏电流传感器,在避免雨(雪)淋的条件下可用汽车、火车、飞机等方式运输。

    1. 贮存

产品应存放在通风、干燥的环境中,空气中不应含有腐蚀性气体。